中國天氣網綜合報道 今年1月,赤道附近通常從東面吹來的信風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附近發(fā)生逆轉,帶來了厄爾尼諾現象正在醞釀的第一個信號。近日,世界氣象組織發(fā)布了有關今年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的預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厄爾尼諾似乎是災難的代名詞,可厄爾尼諾究竟是什么?發(fā)生時只能帶來負面影響嗎?
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從非洲到拉美,該涼爽的地方驕陽似火,溫暖如春的季節(jié)突然下起大雪,雨季到來卻遲遲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卻洪水泛濫……這大概是厄爾尼諾給我們的最直觀感受,可厄爾尼諾究竟是什么?
單就“厄爾尼諾”這個詞本身的意思來講,它來源于西班牙語,原意為“圣嬰”。19世紀初,在南美洲的厄瓜多爾、秘魯等西班牙語系的國家,漁民們發(fā)現,每隔幾年,從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便會出現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層海水溫度明顯升高。由于這種現象最嚴重時往往在圣誕節(jié)前后,于是漁民將其稱為上帝之子——圣嬰。
后來,在科學上此詞語用于表示在秘魯和厄瓜多爾附近幾千公里的東太平洋海面溫度的異常增暖現象。當這種現象發(fā)生時,越過赤道的東北信風轉為西北季風,西北季風在改變了傳統(tǒng)的赤道洋流方向和削弱了東南信風的同時,還導致東太平洋廣大水域的水溫升高,大范圍的海水溫度可比常年高出3-6攝氏度,導致全球性的氣候反常。
厄爾尼諾出現年份及強度(資料來源: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
厄爾尼諾現象一般每隔2至7年出現一次。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氣候預測中心做的一個關于厄爾尼諾發(fā)生年份和強度的統(tǒng)計顯示,自1950年至1990年的40年間共發(fā)生9次中等強度及以上的厄爾尼諾現象。20世紀90年代后,這種現象出現得越來越頻繁了(1991年/1992年、1994年/1995年、1997年/1998年、2002年、2009年/2010年)。不僅如此,隨周期縮短而來的,是“厄爾尼諾現象”滯留時間的延長。
下一頁提示:厄爾尼諾是把“雙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