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歡迎您的到來!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English Version 繁體中文
天氣預報 北京 上海 廣州 福州 重慶 西安 南寧 深圳
中國天氣網(wǎng) > 首頁 > 歷史數(shù)據(jù)

安徽淮北將再迎強降雨 淮河流域需做好防洪準備

【字體:   2009-07-07 16:55:32   來源: 中國天氣網(wǎng)

中國天氣網(wǎng)訊 預計9日起,安徽淮北地區(qū)降雨將再度加強,淮河流域需加強防洪防汛準備工作。同時,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也將增多,專家提醒雷雨多發(fā)季節(jié)謹防雷擊。

昨日(6日),安徽大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雷陣雨天氣,淮北南部到江淮北部出現(xiàn)了較強降雨,有105個鄉(xiāng)鎮(zhèn)超過50毫米(暴雨),其中19個鄉(xiāng)鎮(zhèn)超過100毫米(大暴雨),臨泉黃嶺最大為213毫米。

另外,昨日淮河流域其他省區(qū)也出現(xiàn)雷陣雨天氣,其中河南中部、山東南部和江蘇中北部出現(xiàn)了較明顯降水,有21個縣市暴雨。

安徽省氣象臺預計,今天,省北部降水仍較明顯;8日降水減弱;9日北部降水再度加強,部分地區(qū)大雨。此外,淮河流域7日有中等強度的降水,西部部分地區(qū)大雨到暴雨;8~9日,流域有陣雨或雷雨,其中流域北部部分地區(qū)大雨到暴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具體預報如下:

7日:全省有雷陣雨,其中淮北和江淮之間部分地區(qū)大雨到暴雨。

8日:淮北北部有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qū)多云到晴天。

9日:淮北和江淮之間北部有雷陣雨,其中沿淮淮北部分地區(qū)大雨;其他地區(qū)晴天到多云。

淮河流域知識介紹

安徽淮北將再迎強降雨 淮河流域需做好防洪準備
淮河流域圖(點擊查看大圖)

簡介:

淮河發(fā)源于河南省南部桐柏山主峰太白頂,東流經(jīng)河南,湖北,安徽,江蘇三省,在三江營南流入江,北流入海。全長皆約1000公里,總落差約1100米。

淮河可以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洪河口以上為上游,長360公里,地面落差980米,流域面積3.1萬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澤湖出口中渡為中游,長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營為下游入江水道,長150公里,地面落差約6米,三江營以上流域面積為16.5萬平方公里。

淮河和秦嶺一起構(gòu)成了中國的地理分界線,以北為北方,以南為南方。1月0攝氏度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線大致沿淮河和秦嶺一線分布。

自然地理:

淮河流域地處我國東部,介于長江和黃河兩流域之間,位于東經(jīng)111°55’~121°25’,北緯30°55’~36°36’,面積為27萬km2。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東臨黃海,南以大別山、江淮丘陵、通揚運河及如泰運河南堤與長江分界,北以黃河南堤和泰山為界與黃河流域毗鄰。

淮河流域西部、西南部及東北部為山區(qū)、丘陵區(qū),其余為廣闊的平原。山丘區(qū)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平原面積約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流域西部的伏牛山、桐柏山區(qū),一般高程200~500m(85黃海高程,下同),沙潁河上游石人山高達2153m,為全流域的最高峰;南部大別山區(qū)高程在300~1774m;東北部沂蒙山區(qū)高程在200~1155m。丘陵區(qū)主要分布在山區(qū)的延伸部分,西部高程一般為100~200m,南部高程為50~100m,東北部高程一般在100m左右?;春痈闪饕员睘閺V大沖、洪積平原,地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高程一般15~50m;淮河下游蘇北平原高程為2~10m;南四湖湖西為黃泛平原,高程為30~50m。流域內(nèi)除山區(qū)、丘陵和平原外,還有為數(shù)眾多、星羅棋布的湖泊、洼地。

相關鏈接:

山東多地降下大暴雨 未來幾天仍是雨水漣漣

江蘇全省強降雨 南京暴雨悶熱襲城

 上海昨日降暴雨 今日小暑更顯濕熱

編輯:超級管理員
收藏此頁】 【打印

氣象服務

氣象服務熱線
撥打400-6000-121進行氣象服務咨詢、建議、合作與投訴
天氣預報電話查詢
撥打12121或96121進行天氣預報查詢
手機查詢
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登陸中國天氣WAP版查看各地天氣資訊
關于我們-營銷中心-廣告服務-聯(lián)系我們-人員招聘-網(wǎng)站律師-客服中心-會員注冊-中國天氣通-mobile版-微天氣-使用幫助-網(wǎng)站地圖-版權(quán)聲明

客服郵箱:service@weather.com.cn 廣告服務: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權(quán)所有 復制必究
制作維護與商務推廣: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鄭重聲明:使用本站天氣信息,請與本站聯(lián)系獲取天氣信息使用授權(quán) 授權(quán)郵箱 :service@weather.com.cn

京ICP證01038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1400134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