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了多少雨(雪)誰知道?

中國天氣網微博網友“tabbycat”提出,怎樣科學地評估增加了多少降雪?另一位網友“dongxin1983”提問道,一次能增多少,如何確認哪些是本應下的,哪些是增出來的?

人工增雨(雪),顧名思義,就是用人為手段增加云的降水量。運用云和降水物理學原理,通過向云中撒播催化劑(鹽粉、干冰或碘化銀等),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從事人工增雨(雪)的部門主要是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簡稱“人影部門”。隨著“人工增雨(雪)”這個詞出現(xiàn)的頻率不斷增加,人們對于它的概念已并不陌生。

深度揭秘人工增雨
山東聊城2月13日在實施火箭人工增雪作業(yè)(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網站)

但是如何知道增加的降水量是多少呢?李小泉認為,評估人工增雨、增雪效果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因為作業(yè)時不能準確區(qū)分哪塊雪是人工增的,哪一塊是自然降的?!熬唧w來說,人工增雨(雪)作業(yè)后,一次降水過程的出現(xiàn),我們把實際測量到的降水量定為R,未受人工增雨(雪)影響的降水量為r,增加的量就是R-r,但是這個r卻很難得到精確的數值?!?/P>

據楊軍介紹,數十年來,我國各地人影部門及氣象院校紛紛在做著這一項目的研究,已經基本掌握了一些測定方法。目前普遍采取的方法有3種——歷史對比、隨機檢測及數值模擬。

歷史對比,此方法適用于長期對比,例如以“年”為單位,對比人工增雨(雪)后的年份比過去無人工作業(yè)年份的量增加了多少。在某些年份,突發(fā)事件可能導致降水量極大或極小,因此歷史數據需要長期性和極高的準確性。在2003年,福建省三明市氣象局曾利用當年所有影響該市的熱帶氣旋進行人工增雨作業(yè),經市防汛及氣象部門系統(tǒng)分析與評估,認定人工增雨后全年降水量比常年平均自然降水量增加6%~30%,抗旱、防火效果明顯。

隨機檢測,即在同時受一次降水過程影響的兩塊區(qū)域,一塊嘗試人工增雨(雪)作業(yè),一塊不進行人工作業(yè),然后對比之后各自降水量的變化。這個方法最能直接測算出人工增雨(雪)的增加量。但當旱情肆虐時,增雨(雪)時機稍縱即逝,為了使每一片土地盡可能地得到雨水滋潤,人影部門會抓住所有機會,在所有可能的區(qū)域進行作業(yè)。因此這種方法目前主要只在氣象院校的科研活動中使用。

數值模擬,是走在尖端行列的一個科技手段。它根據大氣運動規(guī)律和降水機制建立方程組,定量地預報催化及不催化情況下云的發(fā)展和降水的差異,再與實測結果相比較,從而確定增雨(雪)效果。目前,該方法還在不斷研發(fā)和逐步完善中。

“總體來說,我們都是利用這3個方法對人工增雨(雪)進行評估。一般來說,當人工增雪的條件合適時,在影響區(qū)域內增雪量可達到6%~25%,有時甚至會更多”,楊軍給出了一個范圍。中國氣象局近日公布,在2月北方旱區(qū)的兩次降水天氣過程中,氣象部門積極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yè),平均增雨(雪)效果為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