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氣網(wǎng)訊 9月9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在京舉辦《閃電探測技術及其資料應用》的專題講座,以紀念該中心成立三周年。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探測研究所所長張義軍受邀做主題報告,專業(yè)氣象室主任趙琳娜主持,中心主任毛恒青出席。

閃電探測技術及其資料應用講座在京舉行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探測研究所所長張義軍應邀做主題報告(黃德利 攝)

張義軍在講座中提到,雷電作為一種強對流的重要天氣現(xiàn)象,以其巨大的破壞力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慘重的災難,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雷電災害對國民經(jīng)濟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日趨嚴重,社會關注度也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對閃電探測技術的研究和資料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

講座主要分為閃電探測技術和閃電探測資料的應用兩個部分。張義軍首先介紹了目前閃電探測的主要技術,包括衛(wèi)星探測技術和地面探測技術。

閃電探測技術及其資料應用講座在京舉行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舉辦運行三周年學術講座(黃德利 攝)

之后專家詳細介紹了閃電探測資料在三個領域的應用。一是在氣象業(yè)務上的應用,如強對流天氣的監(jiān)測與預報、人工影響天氣等。二是在雷電防護方面的應用,如防雷工程規(guī)劃、設計與檢測等。三是在其他行業(yè)上的應用,涉及電力、電信、民航、高速公路、鐵路、油氣管道、森林火災的監(jiān)測等各行各業(yè)。

講座結束后,一些氣象專業(yè)人員還就閃電監(jiān)測在強對流天氣預報中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將閃電研究成果運用于公共氣象服務當中等問題與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

作為雷電領域研究方面的專家,張義軍主要從事雷電物理、雷暴電學、雷暴起電和放電數(shù)值模擬、雷電監(jiān)測預警預報和防護技術研究,發(fā)表論文70余篇,曾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此次講座是紀念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成立三周年5場學術講座的第二講,此前一講的主題為“建立現(xiàn)代公共氣象服務理念”。趙琳娜介紹,舉辦閃電探測主題講座的目的是為了讓從事公共氣象服務及天氣預報工作的專業(yè)人員了解閃電的研究進展及資料應用,提高在交通運輸、電力、能源、森林火險等方面的氣象服務水平。

來自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國家氣象中心等單位的近50人聆聽了講座。(余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