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氏塔:我國歷史上現(xiàn)存最久的防雷建筑

雷火無情,但勞動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給中國古代建筑防雷史留下了一個個可供后人研究的典范,其中有的或許是刻意為之,有的則是無心之舉。

江南,湘北,有一泊湖水以天下為懷,以一首“岳陽樓記”為世人傳誦,這就是洞庭湖。慈氏塔正位于洞庭湖邊西南,塔為磚石結構,樓閣式,八角七層,通高39米。寶塔巍然聳立,雄視洞庭湖,為“巴陵勝狀”之一。

中國古建筑防雷“秘技”
坐落于洞庭湖邊的慈氏塔(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傳說,慈氏塔是一個叫慈氏的寡婦投資修建。這個弱小女子,在年輕的丈夫葬身浩渺洞庭之后,便把自己的養(yǎng)老錢,投身在這個浩大工程之中,為的就是鎮(zhèn)住塔下被神仙鎖住的一條孽龍。而在湖中,還有一個鐵枷,幾條巨鏈,枷、鏈、塔,守護著岳陽這座大城。

這幾條“巨鏈”正是防雷的關鍵。

一般來說,古塔的寶頂中央都會有一根鐵杵,寶頂上的裝飾物均依其所構,為固定寶頂,會用幾條鐵鏈沿寶頂上的垂脊延伸到翼角,因為拉力均勻,寶頂不會因大風、地震而晃動。

“作為我國歷史上現(xiàn)存最久的防雷建筑,慈氏塔的特殊之處在于,這八條鐵鏈至翼角處尚不終止,而是逶迤垂下直到地面。這樣,雷電打上去,就會順著鐵棍子泄到地上,從而保護了旁邊的建筑。這鐵杵不就是避雷針(接閃桿)嗎?那鐵鏈不就是引下線并接地了嗎?”關象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