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網球也要挑季節(jié)?不是沒有道理。網球場上不大常見骨折、流血、腦振蕩等嚴重事故,肌肉的拉傷扭傷卻是很普通的事情。導致這些損傷的原因很多,天氣也是難辭其咎的一個。
·高溫天時,打球疲累
在炎炎夏日進行體育運動,很容易造成脫水、熱痙攣、熱衰歇、中暑等現(xiàn)象。其中脫水是最常見的了。炎熱的天氣使身體大量出汗,失去大量水分和無機鹽。當失去的體液占人體體重1%以上時,就是脫水。普通人脫水達到3%就會導致運動能力下降,出現(xiàn)熱疾病癥狀。對網球運動員來說,脫水5%依然正常。但如果脫水程度繼續(xù)加大,超過7%,不僅會影響運動員的成績,甚至會出現(xiàn)生命危險。所以,夏日炎炎似火燒的時候,打網球實在不太明智。如果一定要打,及時補充水分是最重要的保障。
·冷濕季節(jié),打球辛苦
打網球比較常見的就是肌肉拉傷了。肌肉拉傷的原因很多,準備活動不充分或不到位、訓練水平不夠、肌肉的彈性和力量較差、疲勞或過度負荷使肌肉的機能下降、技術動作錯誤等等,都可以造成肌肉拉傷。但外界原因也不可忽視,氣溫過低或濕度太大,一樣會引起肌肉拉傷。
·氣溫適宜,打球輕松
除了肌肉拉傷,寒冷的冬季去打網球,如果沒有做充分的準備運動,發(fā)生抽筋的機會也將大大增加。抽筋學名叫“肌肉痙攣”,最容易發(fā)生在小腿和腳底,主要是由于肌肉興奮性過高引起。冷風刺骨時,肌肉受到低溫的影響,興奮性會提高,很容易抽筋。但高溫天打網球,劇烈運動后身體的電解質隨汗液大量丟失,也會導致抽筋。因為電解質與肌肉的興奮性有關,電解質丟失過多,肌肉興奮性也會提高。所以,打網球一定要做充分的準備活動,注意保暖,加強身體耐寒力,并且及時補充電解質,才能預防抽筋的發(fā)生。
天氣太熱,打網球不適宜;天氣太冷,打網球也不方便。看來,涼爽干燥的秋季是最適宜進行網球運動的了。“有老天幫忙,勝利是我的!”
近幾年,網球界有兩個問題困惑著人們:為什么美洲網球驍將難奪歐洲冠軍?而歐洲球手難登美洲寶座?
原來,網球場有硬場和軟場之分,硬場有草地球場和瀝青面球場兩種,軟場是指泥場。溫布爾頓是草地網球賽,全美公開賽中心一號場是瀝青場地,而全法公開賽卻是在泥場上舉行。在硬場上比賽,球的反彈性能強,有利于炮彈型發(fā)球和猛烈抽擊的美國型選手——以力和速度為主。在軟場上擊球,球的反彈性能差,有利于習慣在泥場作戰(zhàn)的歐洲型選手——出球落點恰到好處,球反彈時帶下垂性。因此,這兩種不同類型的選手,歷來分別在硬場或軟場上稱霸。
網球比賽的勝負,除了個人技巧、競技狀態(tài)外,不外乎天時、地利、人和。其中天時在一定程度上又會成為主要因素。歷史上有一場歐美選手的爭霸戰(zhàn)是天氣起了主導作用的最典型例子。
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美國新崛起的網球明星梵恩斯在溫布爾頓大賽上橫掃各路英雄,奪取冠軍。其中他勝法國第一高手柯顯的一場球,更是摧枯拉朽,以直落三盤取勝。事隔一個月,他和柯顯在全法公開賽上又相遇了(請讀者注意,這不是在草地場上打球,而是在泥場上競賽),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必有一場惡戰(zhàn)。然而,大多數(shù)人預測梵恩斯仍能取勝。理由:梵恩斯正當年青,一個月前輕松取勝過柯顯,士氣正旺,柯顯已入遲暮之歲。果然,梵恩斯雖不像一個月前打得那么輕松,但還是拿下了前兩盤。到了第三盤,起初仍是梵恩斯領先,大家認為柯顯應無回天之力——輸定了。但是“天有不測風云”:一片烏云突然飄來,隨之一陣大雨……比賽被迫中斷。等雨過天晴繼續(xù)比賽時,場上形勢也突然逆轉,梵恩斯剛才的炮彈式發(fā)球和有力的抽擊不知怎么了好象失去了效力。難道是這場雷雨把梵恩斯的銳氣“嚇”走了?否,原因呢?由于比賽場地是泥(軟)場,經過雨淋,球的反彈度降低了許多,使得梵恩斯難以發(fā)揮“炮彈”式的特長;相反,柯顯經過調整心態(tài),穩(wěn)住了陣腳,以絕妙的落點球控制住了比賽,終于勝了關鍵的第三盤。第四盤,優(yōu)勢仍在柯顯一邊,柯顯繼續(xù)獲勝。到了決勝盤,觀眾認為柯顯乘勝追擊可以報一箭之仇了,哪知球場又起風波:場地在太陽的一段時間照射后漸漸干了起來,球的速度恢復了原狀,梵恩斯的重磅發(fā)球和猛抽猛殺重顯威力,眼看勝利就要到手了。豈料,天公不作美,又是一場陣雨,雨后決戰(zhàn),柯顯在老天的幫忙下靠刁鉆的落點重新控制住局面,取得了這場球賽的最后勝利。正是:天公幾度下雨來幫忙,老將峰回路轉終雪恥。通過這個典型事例,大家可以知道網球比賽特別是泥地賽和天氣的關系是何等密切了。
據說,現(xiàn)在法國網球公開賽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專門雇用了20幾名大學生,在場內邊看球,邊服務。若遇雷陣雨,20幾位大學生立即把油布蓋在網球場上,等雨止后再掀開,以保證球賽在不變“質”的場地上繼續(xù)進行,這真是隨天應變的土(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