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國天氣首頁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國天氣網(wǎng)>山西 > 山西首頁 > 太原國際馬拉松

溫室效應

【字體:   2021-03-22 11:09:44   來源: 中國天氣網(wǎng)山西站

溫室效應(greenhouseeffect)亦稱花房效應。大氣通過對輻射的選擇吸收而防止地表熱能耗散的效應。在晴空地區(qū),大部分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而被地表所吸收,但地表發(fā)射的大部分長波輻射卻被大氣吸收,而又有一部分由大氣以長波形式發(fā)射回地面。

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溫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來做溫室,是讓太陽光能夠直接照射進溫室,加熱室內空氣,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讓室內的熱空氣向外散發(fā),使室內的溫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狀態(tài),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長的條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層厚厚的玻璃,“玻璃層”允許太陽輻射能透過,但卻阻止地面熱量散發(fā),致使地面溫度上升,使地球變成了一個大暖房。因其作用類似于栽培農(nóng)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

由于大氣的存在,地表的輻射平衡溫度將比它不存在時的輻射平衡溫度要高得多。大氣的這種增強向下輻射的作用與溫室玻璃屋頂和四壁的作用有相似之處,故稱溫室效應。但實際上大氣的保暖作用與玻璃溫室不盡相同,玻璃還有隔絕空氣流動,減少室內外對流熱交換的作用,因而有人建議改稱為大氣效應更為合適。起溫室效應的主要因子有大氣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和云,其中最主要的是云。

所以在多云和高濕的熱帶地區(qū),大氣的溫室效應較強;而在干燥的極地和沙漠地區(qū),大氣的溫室效應則較弱。由于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含量不斷增加,它所引起的溫室效應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當前大氣中CO2的含約為340PPmv,如果增加到600PPmv,根據(jù)氣候模式的計算,全球氣溫可上升1.5-4.5℃。痕氣體如甲烷,氮氧化物可產(chǎn)生溫室效應,且痕量氣體的濃度近來增加很快,估計將來的影響可能達到或甚至超過CO2的增加。所以人們有時也把CO2與痕量氣體合稱“溫室氣體”,即產(chǎn)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此外,高云亦可造成溫室效應。

由環(huán)境污染引起的溫室效應是指地球表面變熱的現(xiàn)象。自工業(yè)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已引起全球變暖等一系列嚴重問題。

溫室效應源自溫室氣體,由于像二氧化碳這類吸收熱能氣體的功用和溫室玻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只允許太陽光進,而阻止其反射,進而實現(xiàn)保溫、升溫作用,因此被稱為溫室氣體。大氣中的每種氣體并不都能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在法律意義上被確認為影響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除了二氧化碳外,還包括甲烷(CH4)、一氧化氮(N2O)、氟氯碳化物(HFCS,氟里昂是其中一種)、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以及水氣等。二氧化碳是數(shù)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約占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它痕量氣體也會產(chǎn)生溫室效應,其中有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如,每分子甲烷的吸熱量是二氧化碳的21倍,一氧化氮(N2O)更高,是二氧化碳的270倍。不過,它們和人造的某些溫室氣體相比就不算什么了。目前為止,吸熱能力最強的是氟氯甲烷(HFCS)和全氟化碳(PFCS)。

二氧化碳(CO2)——由于人類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導致全球的二氧化碳正以每年約六十億噸的量逐漸增加中。

氟氯碳化物(CFCs)——以CFC─l1、CFC─12及CFC─113占最大使用量。簡單說就是使用冷媒、清洗、噴霧及發(fā)泡等用途,同時此類化合物也是破壞臭氧層的禍首。

甲烷(CH4)——甲烷產(chǎn)生源自于發(fā)酵與腐化的變更過程及物質的不完全燃燒,主要來自牲畜、水田、汽機車及掩埋場的排放。

氧化亞氮(N2O)——源于石化燃料的燃燒,微生物及化學肥料分解而排放出來。

臭氧(O3)——來自地面污染,如汽機車、發(fā)電廠、煉油廠所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及碳氫化合物,經(jīng)光化學作用而產(chǎn)生臭氧。

目前這些溫室氣體仍持續(xù)增加中。

編輯: 鄭艷婷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天氣網(wǎng)”。
收藏此頁】 【打印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幫助- 人員招聘- 客服中心- 版權聲明- 網(wǎng)站律師- 網(wǎng)站地圖- 商務合作- 廣告服務- 手機版

    客服郵箱:service@weather.com.cn 廣告服務: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制作維護: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山西省氣象局
    鄭重聲明:中國天氣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證010385-2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1400134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