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國天氣首頁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國天氣網(wǎng)>山西 > 山西首頁 > 太原國際馬拉松

冷空氣接踵而至 食補加運動抵御秋寒

【字體:   2013-10-18 10:56:09   來源: 中國天氣網(wǎng)山西站

中國天氣網(wǎng)綜合報道 近期,我國下半年最強冷空氣來襲,導致氣溫驟降,中東部多地氣溫紛紛創(chuàng)下下半年新低。昨天(17日),新一輪冷空氣又已經(jīng)給新疆帶來了明顯降溫,未來將它繼續(xù)東移,給北方帶來大風降溫天氣。

隨著秋冬季節(jié)的到來,冷空氣影響我國的頻率越來越高、強度越來越強。面對一波接一波的冷空氣,大家可要注意防寒保暖了。平時注意多運動、多穿衣,還可適當吃些御寒的食物,提高抗寒能力減少感冒機會。下面與小編一起分享抵御秋寒的妙招吧。

冷空氣一波接一波 食補加運動抵御秋寒


多吃溫補食物

吃什么不怕冷

怕冷女性秋冬可選溫熱食物或藥材進補,達到御寒作用。有溫補作用的食物一般是紅色、有甜味的食品,或辛辣味調(diào)味品和食物。溫熱性食物包括:

貧血的女性體溫較正常血色素的婦女低0.7℃,產(chǎn)熱量少13%,當增加鐵質(zhì)攝入后,其耐寒能力明顯增強。因此,怕冷的婦女可有意識地增加含鐵量高的食物攝入,如動物肝臟、瘦肉、菠菜、蛋黃等。

在烹調(diào)或食用寒性食物時,可加入一些熱性的蔥、姜、蒜、八角茴香、胡椒、辣椒、人參、黃芪、陳皮等調(diào)味料或中藥材來調(diào)和。平時也可用枸杞子、紅棗、人參、龍眼肉、生姜沖泡茶水飲用,也能發(fā)揮御寒效果。

開窗通風

冷空氣來襲時,家里一般都會門窗緊閉,導致室內(nèi)空氣不流通。人們總是在這個空間里呼吸會導致產(chǎn)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缺少氧氣,人體會出現(xiàn)頭暈,胸悶的問題,所以要多通風。

應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開窗通風20分鐘,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實驗表明,每換氣一次,可除去室內(nèi)空氣中60%的有害氣體。此外,一定要保持合適的室內(nèi)溫度,避免室內(nèi)外溫差過大,一般室內(nèi)應控制在16-22℃為好。

冷空氣一波接一波 食補加運動抵御秋寒


天冷多加衣

御寒衣物要充足

建議在辦公室多準備一件薄外套,適當保暖。人常常因為忙碌而忘了多加件衣服;如果天氣太冷,也要加手套和襪子防寒,尤其在睡覺時要注意腳部保暖。因為腳部失去溫暖就不易入睡,可穿溫暖的棉襪幫助保暖。

頭戴帽不易寒:頭部由于裸露在外面,很容易受風寒。頭部一旦受寒,容易引起感冒。要想保暖頭部,戴帽子很重要,并且最好能捂住耳朵。另外,頭上有很多重要穴位,經(jīng)常按摩頭皮,加快血液循環(huán),也能保持頭部暖和。

衣服不能太緊:很多人認為,衣服裹得越緊越暖和,其實不然。衣服太緊太厚,不但會限制身體活動,還會影響血液循環(huán)。所以冬季穿衣感覺溫暖就可以了。一般來說,老人衣著應以質(zhì)輕暖和為宜,年輕人穿衣不可過厚,嬰幼兒體溫調(diào)節(jié)能力低,應以保暖為主,但切忌捂得過厚、出汗。

戴圍巾別捂嘴:據(jù)美國媒體報道,圍巾可不能當口罩用,但很多人戴圍巾時,卻習慣把脖子、嘴巴一起捂著。這種做法對健康很不利。因為圍巾大都以羊毛、兔毛、混紡毛線織成,纖維極易脫落,又因容易吸附灰塵、病菌,而且不是每天都清洗,脫落的纖維、灰塵、病菌就很容易隨著呼吸進入體內(nèi),引發(fā)疾病。

冷空氣一波接一波 食補加運動抵御秋寒


多做運動

多做運動不怕冷

加強體育鍛煉,比如:慢跑、登山、體操等。運動可促進體內(nèi)血液循環(huán),加強新陳代謝,改善神經(jīng)末梢血液流通不足等癥狀,運動時以微汗為宜。平時加強手部和腳部運動,比如:從夏天開始養(yǎng)成經(jīng)常搓手的習慣,工作學習閑暇多活動腳腕。久坐或久立的人必須重視工間操,多做手足和腰部活動,以加強血液循環(huán)。

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huán)

我們雙足上的在編穴位有66個,約占全身穴位的1/10,將雙足泡在熱水中,可以促進全身的經(jīng)絡和血脈暢通,改善秋冬手足冰冷的癥狀。如果能加一些八角茴香、紅花、肉桂、生姜等熱性藥材煎出的藥液,效果會更好。

編輯: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中國天氣網(wǎng)”。
收藏此頁】 【打印

相關新聞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幫助- 人員招聘- 客服中心- 版權聲明- 網(wǎng)站律師- 網(wǎng)站地圖- 商務合作- 廣告服務- 手機版

    客服郵箱:service@weather.com.cn 廣告服務:010-58991910
    Copyright©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2008-2024)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制作維護: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山西省氣象局
    鄭重聲明:中國天氣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證010385-2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1400134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B2-200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