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忌雨”的習俗
夏至“忌雨”的習俗,其實就是一種氣候期盼。古時農家把夏至半個月分為頭時(前三天)、二時(中間五天)和末時(后七天),農人最怕的就是"時中下雨"和"時末打雷下雨"(《清嘉錄》)。這些帶有迷信色彩的習俗,反映了古代農民"靠天吃飯"的無奈處境,因為夏至半個月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梅雨特征,對農作物生長弊多利少;而夏至半月臺票過后,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時節(jié),作物開始需要水分了,所以農家都盼望分龍日(即農歷五月二十日)以后,老天能及時下雨。至今,我國許多農村還流傳著這樣的氣象諺語:"二十分龍二十一雨,石頭縫里都是米。
夏至之日防“疰夏”
“疰(zhù) 夏”是一種季節(jié)性病癥,主要源于天氣的暑熱和體質的虛弱。古人預防疰夏一般也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立夏"開始,這一時段的習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葉蛋的風俗;第二階段則從夏至開始。有關"夏至防疰夏",各地都有一些"吃"的風俗,《儀征歲時記》中記載道:"夏至節(jié),人家研豌豆粉,攔蔗霜為糕,饋送親戚,雜以桃杏花紅等果品,謂食之不疰夏。"
(注:疰夏:中醫(yī)指夏季長期發(fā)燒的病,患者多為小兒。多由排汗機能發(fā)生障礙引起。癥狀為持續(xù)發(fā)燒,食欲不振,消瘦,口渴,多尿,皮膚干熱,天氣愈熱體溫愈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