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對流引發(fā)雷電做好防御少損傷
晴天霹靂,村民生命受到威脅,牲畜也遭了殃。那么,大晴天里為何會電閃雷鳴?像這樣的自然災害,又該如何來防御呢?記者請饒平縣防雷所的氣象專家到雷擊現(xiàn)場進行察看指導。
當記者再次來到陳恩樹的養(yǎng)豬場時,豬舍里不少豬還是無精打采地趴在地上。不過,陳恩樹的身體狀況有了好轉,能夠出來走動了。
陳恩樹:早上起來頭還是酸疼,今天有去輸氨基酸。
防雷專家走進豬舍,查看被雷電擊損的地方,并了解雷擊發(fā)生時的情況。
陳恩樹:(電是從這條電線來的嗎?)我剛好站在這里,可能電就從我的頭下來,流向體下,我就昏倒了。
經過一番勘查,專家認為,6月25日上午發(fā)生的那場雷擊屬于一種“直擊雷”現(xiàn)象,它是由強對流天氣所引起的。
饒平縣防雷所所長張思光:確認這個雷暴是一個比較強的雷暴,但這個雷暴好多年才有一次。屬于這樣的現(xiàn)象,晴天霹靂來打個雷,屬于強對流,強雷波,強雷波聽上去雷非常響。
據了解,饒平縣屬于亞熱帶地區(qū),是雷電的多發(fā)區(qū),年平均雷日達到四十多天。進入夏季,強對流天氣增多,氣流在對流過程中因磨擦而帶電形成帶電云,帶電的云層與大地上某一點之間發(fā)生迅猛的放電現(xiàn)象,就產生了“直擊雷”。這種雷擊多發(fā)生在高處建筑物或低洼潮濕的曠野、池塘等。陳恩樹的養(yǎng)豬場所在地就屬于機率較大的地方。
饒平縣防雷所所長張思光:豬場地處低洼,又是曠野,不是成排的建筑物,而是孤立的建筑物。孤立建筑物的濕潤比較大,形成雷擊的機率也比較大。如果上一段時間不下雨地不潮濕的話,很可能就不會發(fā)生像25日這種情況。
專家介紹,發(fā)生雷擊時,若不能迅速將電瀉入大地,將導致放電通道內的物體、建筑物、設施和人畜等遭受破壞或損害,甚至危及人畜的生命安全。由于陳恩樹的豬舍沒有任何防雷措施,所以遭受雷擊后損失更大。
饒平縣防雷所所長張思光:如果豬舍兩側每個保護區(qū)里,都有做避雷針,那么就不會受到這樣的雷擊。最好采取做避雷的措施,就是做避雷針。
那么,如果人在野外作業(yè)時遭到雷擊,該怎么辦呢?
饒平縣防雷所所長張思光:像這樣曠野的地方,盡量下雨天不要住人,因為曠野沒有保護設施。在特殊的情況,沒辦法,人雙腳就要并立,合攏并立,當發(fā)生雷擊的時候可以導電散到地下去。
有專家來指點迷津,陳恩樹受益匪淺。
陳恩樹:打算過后請專家請問如何避雷,用什么設施我才來做好防護。
天災無情,我們平時還得多掌握些相關知識,提高預防意識,做足防護措施,遇到類似災害時,才能更大程度地避免或減少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