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卡羅來納州12號公路被洪水截成5段。
颶風“艾琳”掠過華盛頓,卷過紐約,降格為熱帶風暴,一路向北吹。而后,一些美國人開始質問,這場颶風到底是大自然的產物,還是僅僅是一場由美國政客和媒體吹出來的“巨大旋風”?
颶風前過分渲染災難
紐約是美國大都會,是媒體帝國陣地,是金融發(fā)電站,更是全世界最容易進入好萊塢災難片鏡頭的受災地。
而對于盤踞在曼哈頓的諸多美國媒體而言,不能錯失這次在家門口報道災難的機會。于是,眾多戴著頭盔和風鏡的知名記者競相描繪“恐怖”場景。
“‘艾琳’還沒有到紐約,一家美國大媒體向觀眾展示所預測的災后情景: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浸泡在6米多深的洪水中,華爾街徹底淹沒,紐約地鐵系統完全損毀……”
看見這些報道,觀眾難免害怕。但當真正的“艾琳”吹到紐約,那些最年輕有為的電視記者們,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名記安德森·庫珀,舉著話筒,說的完全是另外一碼事。
玩手法“表現”局勢惡化
法新社描述,美國多家電視臺報道“艾琳”的畫面中不乏記者頂著強風、麥克風沾著雨水、講話斷斷續(xù)續(xù)的場景,但有意思的是,背景畫面中,路人行走的姿勢卻是相當常態(tài)。
“有時,聰明地變換一下鏡頭角度,紐約的積水看上去便可更加夸張。”法新社評論說。更有甚者,一家美國電視臺的一名記者選擇站在下水道入??谔巿蟮?,翻卷的浪花將泛著泡沫的糞水一波又一波澆在他頭上?!扒樾嗡坪跻砸环N惡劣方式持續(xù)惡化,”這名記者播報稱,“氣味真不好聞?!?/P>
但即便在平時風平浪靜的時候,這處下水道入海口也沒有人駐足??梢?,選擇報道地點、變換拍攝角度,確實不失為一種貼近主題的報道手法。
預防如何掌握“度”?
截至28日的統計數字顯示,全美已有18人死亡。
法新社文章認為,客觀地說,媒體一浪高過一浪的颶風報道也許并不是他們的初衷,也許他們只是在報道他們被別人告知的事情,“別人”包括美國國家颶風研究中心、氣象專家,還有美國政客。
事實上,對颶風這類可預測的自然災害,預防總是強于疏忽,但一些人在“艾琳”吹過后發(fā)現,預防著實需要一個“度”,如何做到“適度”、避免“過度”,值得探討。
政客應對 過猶不及
從美國總統奧巴馬,到國防部長帕內塔,再到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無一不在這次颶風來臨前后表現活躍。
《紐約時報》等認為,2005年確實致命的“卡特里娜”颶風讓時任總統小布什失分不少,為了不失分,甚至要得分,奧巴馬表現出一種完全不同的積極姿態(tài),取消度假、舉行電視電話會議、召開緊急應對會、宣布緊急狀態(tài)……
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一名共和黨總統選舉候選人的競爭者,颶風期間屢次出現在媒體鏡頭中,他不僅成功地讓100萬人迅速離開家園,而且還在電視畫面中明確告訴人們:“遠離那該死的海灘!”紐約市長布隆伯格,下達了不少史無前例的指令。用法新社的話說,“第一滴雨水降落前,紐約便提前關停”。
雖然有人在這次颶風中喪生,但一些批評者認為,颶風帶來的損失與政府預告的情形實在相差萬里。
知名美國新聞網站《野獸日報》評論:“一些媒體受到誤導,認為‘艾琳’會成為世界末日……一些國家級媒體把這次颶風最不可能發(fā)生的情形描繪成即將發(fā)生的情形?!?/P>
《福布斯》則稱,氣象記者和一些政客應該受到批評,“一些動員全民的政治指令需要重新檢視”,因為經歷過這一次颶風的民眾在下一次真正颶風來臨時可能產生麻痹心理,從而引發(fā)嚴重后果。
文章調侃,颶風鬧劇是“颶風狂熱者制造出的颶風騙局”。